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区精神永放光芒,苏区精神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勇于开拓进取。
2、 客家人发展的历史,正是披艰历险,顽强拼搏的历史。
3、风雨磨难,铸就了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
4、“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己长志气”、“人有志,竹有节,有志有节世上立”、“山高高不过脚板,石硬硬不过手掌”,这些谚语,正是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极好写照。
5、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客家移民运动得以成功的首先要条件。
6、正是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他们以坚恝不拔的毅力、无艰不摧的勇气排千险、克万难。
7、 二、执着的崇文重教精神。
8、 客家人继承中原华夏文明优良传统,历来崇文重教。
9、 客家人在移民运动中,吃尽千般苦,更希望通过教育,让子孙能“学而优则仕;同时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
10、此外,在客家宗族社会中,宗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同家族中士绅学子数量的众寡、学问的高低,紧密相关。
11、高、众者,则家族声隆;低、寡者,则家族不显。
12、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
13、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14、因此,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
15、定制立规,写入谱牒。
16、正如学者崔灿在《客家三论》中所言:“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
17、中原人办教育,入学的多是贵族或富人子弟,穷人子弟往往拒之门外。
18、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正因如此,客家人勉励儿孙读书的谚语俯拾皆是:“山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19、 三、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
20、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常年背井离乡。
21、游子在外,尚且“每逢佳节倍思亲”,长年迁徙,漂泊无依的客家人对故土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自然特别虔诚,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
22、不论迁移到何处乃至海外异国 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
23、“摘瓜寻藤,崇先报本”。
24、这种崇先报本意识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对祖宗的崇拜上。
25、 广大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各个姓氏还广泛盛行祭祖修谱,翻开客家每个姓氏的谱牒,开宗明义必有 “树有本,水有源”这则谚语,必然少不了详细叙述氏族的起源、衍播。
26、诸如 “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天有日月,人有良心”之类的谚语俯拾皆是。
27、目的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
28、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29、 四、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成就了客家人的重要贡献。
30、 客家人因为逃难而离乡背井,在处处无家处处家的颠沛流离中,亲人、故土分隔天涯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爱国爱乡之情更加强烈。
31、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
32、这种情怀在客家谚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土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国富民强、国破家亡”……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
33、又如:“背井离乡,故土难忘”、“别人的龙床,不如自家的狗窝”等,抒发的是深沉的爱乡之情。
34、 传教士肯贝说:“客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
35、”。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