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网膜生物标记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之间关系的强度,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研究。样本量有限、研究设计和方案差异导致在探索眼底特征是否与痴呆症发展相关时得出的结果不一。
一篇新论文表明,通过在研究中加入家庭测试元素,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凯撒医疗集团华盛顿健康研究所的塞西莉亚·李博士和她的同事解决了一个难题。
研究小组相信,他们的研究结果将使他们更接近于一种可靠的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他们的论文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进展。
“我们知道,只要看一下眼部疾病的诊断结果,就能知道某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否较高,”眼科学教授李说。“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眼睛,特别是视网膜,即眼球的神经组织,因为我们拥有所有这些非侵入性技术。我们可以测量视觉功能并描述视网膜的微观特征。”
Lee的EyeACT研究从正在进行的“成人思维变化”研究中招募了330名参与者,他们的视网膜每两年进行一次成像。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到诊所接受评估,需要在家进行测试。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非常困难且费用昂贵,因此希望通过跟踪视网膜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将这些变化与痴呆症的发展联系起来,并了解这些视网膜变化发生在认知受损之前或期间的哪个时间点。
然而,一个问题是缺乏临床环境以外的测试技术。这意味着无法去诊所的潜在研究参与者被排除在数据之外。这些人通常年龄较大,健康状况更复杂。不把他们纳入参与者是研究设计的一个潜在缺陷。
这项研究于2019年获得了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1720万美元的资助。此前,李和同事在2018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痴呆症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之间存在显著联系。
研究团队还在后续研究中发现,白内障手术可使痴呆症风险降低30%。她希望NIA今年能将资助再延长五年,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结果,并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发现更多。
“如果你问我结果,我保证我能找到一篇报告相互矛盾结果的论文,”李说。“关于视网膜的哪一部分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存在很多争议。真的是阿尔茨海默氏症吗?还是任何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等?真的与年龄有关吗?你需要从哪里着手?”
《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主编乔治·佩里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并认为李的研究尤其有趣,“因为眼部变化一直存在争议,而这项研究澄清了这一问题。”
Lee及其团队一直在使用成人思维变化研究的参与者数据,该研究于1994年成立,是KaiserPermanente华盛顿健康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的。ACT是一个研究衰老和大脑的活体实验室,其中包含KaiserPermanente华盛顿65岁及以上参与者的健康信息。
这些拨款支持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和脑老化等研究的持续定期大量数据收集。李说,ACT信息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基于社区的,而不仅仅是从转诊诊所精心挑选的样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患者都可能得到相同类型和水平的综合医疗服务。
这项研究的调查团队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症、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眼科影像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李认为,他们迄今为止所做的工作为克服这一研究领域迄今为止的混乱结果奠定了基础。
“仅从前330名患者来看,我们就已看到显著结果,现在这些人又回来跟进,”李说。“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EyeACT和ACT参与者。这项研究将继续产生更多结果,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