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一段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蔺相如和秦王,主要人物还有赵惠文王和赵国的使者缪贤。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非常珍贵的和氏璧,但后来这块玉璧被秦国看中,想要强取豪夺。赵王非常担心,因为如果将和氏璧交给秦国,那么赵国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不交,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给国家带来灾难。于是,蔺相如自告奋勇出使秦国,带着和氏璧前往,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最终让和氏璧安全地回到了赵国手中,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也体现了蔺相如的忠诚与智慧。
这个成语“完璧归赵”用来形容物归原主,或比喻把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主人,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完璧归赵”常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能够回到原本的状态或者原本的所有者手中,通常带有积极正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