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出自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故事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过程中,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大怒,最终忍痛处决了这位昔日的谋士。
马谡曾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猛将,也是一位颇有智谋的人。然而,在街亭之战前,诸葛亮曾告诫马谡,要固守城池,不可轻敌。但马谡自恃才高,不听劝阻,轻率出战,结果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军陷入被动局面。街亭之败不仅让蜀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还严重损害了蜀军的士气。街亭一役后,诸葛亮深感痛心疾首,他深知街亭失守对北伐大局的影响,同时也为失去了一位有才华的部下而感到惋惜。于是,诸葛亮决定按照军法处斩马谡,以此来维护军纪的严明和稳定军心。尽管内心充满了矛盾与不舍,诸葛亮还是含泪下达了命令。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诸葛亮治军严谨、赏罚分明的特点,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领袖在关键时刻做出艰难决策的决心。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卓越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智慧与果断,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孔明挥泪斩马谡》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则关于责任、忠诚与牺牲的深刻寓言。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遵守规则和纪律,即使这意味着做出痛苦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