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晴方觉夏已深”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清凉与宁静。下面将这首诗及其背景介绍如下:
原文如下: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如下:
夜晚的炎热如同中午一般,打开门站在月光下稍微感受一丝凉意。竹林深处,树木浓密的地方,虫鸣声此起彼伏,偶尔感受到的微微凉意,并非是风吹过带来的。
在这首诗中,“一晴方觉夏已深”并不是原诗中的句子,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后,突然放晴时对夏季深深的感受。这种意境在杨万里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在特定时刻对季节变化的深刻体验。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深刻感悟。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