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aboutism",通常翻译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一种辩论技巧或策略。它源自于冷战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用来回应批评的常见手段。当他们被指责时,不是直接回应或承认问题,而是反问对方:“你们有什么资格说这个?”或者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负面例子来转移话题。这种策略试图通过将讨论引向对手的错误来避免正面解决问题。
例如,在国际政治中,如果一个国家被批评侵犯人权,它可能会用“什么关于你们国家对待移民的态度?”这样的反驳来回避直接回应。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策略可能看似巧妙地转移了焦点,但它实际上回避了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做法也可能出现。例如,当孩子因为玩手机而被父母批评时,他可能会反问:“那你为什么总是在玩手机?”这种方式虽然能暂时转移注意力,但并没有解决自己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问题。
总的来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一种试图通过攻击对方来逃避自身责任的辩论手法。在有效的沟通和建设性的对话中,这种策略往往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阻碍了对真正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