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一种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工业和科学价值。其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8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占5%,是仅次于氧、硅、铝之后第四丰富的元素。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如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也有少量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例如黄铁矿(FeS2)。
铁的物理性质包括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良好的延展性和可锻性,以及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的密度或称比重约为7.87克/立方厘米(g/cm³),这个数值使其成为一种相对重的金属,但并不像一些重金属那样重得难以处理。铁的比重对于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需要考虑重量与强度比的应用场景下,如汽车制造、建筑结构和航空航天领域。此外,铁的比重也影响着其在水中的浮力,决定了铁制品是否会沉入水中。
纯铁在常温下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铁一定的磁性。当温度上升到912°C时,铁会发生相变,从体心立方晶格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此时铁失去磁性。继续加热至1394°C时,铁再次发生相变,晶格结构变为密排六方晶格。这些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对铁的机械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控制铁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是金属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铁的合金形式——钢,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材料之一。通过添加碳和其他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生产出满足各种特定需求的钢材。例如,低碳钢因其较高的塑性和韧性而被广泛用于建筑和桥梁建设;高碳钢则因硬度高而适用于刀具和弹簧等产品。铁及其合金的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尖端科技产品,铁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