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England)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当时,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陆续迁移到不列颠群岛,逐渐取代了原住民凯尔特人的统治地位。
“英格兰”一词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Engl”和“land”。其中,“Engl”源自盎格鲁人的自称,而“land”在古英语中意为“土地”或“国家”。因此,“英格兰”的本意即为“盎格鲁人居住的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之前,这片土地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国家概念。直到公元927年,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孙子埃塞尔斯坦成功统一了英格兰大部分地区,英格兰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此后,英格兰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迭,并最终于18世纪初与苏格兰联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尽管如此,“英格兰”仍然被广泛用于指代整个联合王国及其居民,尤其是在体育赛事等非正式场合。实际上,正确的称呼应该是“英国”或“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体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等其他组成部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