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约704年—765年),唐朝著名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是中国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自幼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对军事、政治等多有涉猎。高适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长期漂泊不定,历任县尉、掌书记等职,晚年官至刑部侍郎。
高适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豪放,尤以边塞诗见长,善于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表达了他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其代表作《燕歌行》、《蓟中作》等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深受后人喜爱。此外,他还著有《高常侍集》流传于世,其中收录了大量优秀诗篇。
除了文学成就外,高适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战略家,在安史之乱期间曾担任哥舒翰幕僚,参与平叛行动。他的经历和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沉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