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主要描述了作者从四岁到十六岁的成长历程。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对儿童时期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故事以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为主线,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早逝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格暴躁、自私贪婪的人,经常虐待家人;而外祖母则是一位充满爱心与智慧的女性,她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灵给阿廖沙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阿廖沙经历了许多不幸的事情,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打倒,反而逐渐学会了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他还结识了许多善良友好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阿廖沙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以及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童年》,高尔基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个人的成长经历,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这部作品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