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和目能组成的汉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是我们交流的工具。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笔画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而其中,由“手”与“目”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更是具有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看”。这是一个由“手”和“目”组成的常用汉字。它的基本含义是用眼睛去观察,这正是“手”和“目”两种器官的共同作用。在古代,“看”字常被用来表示“照顾”、“探望”的意思。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晋人来乞师,公使辞焉,曰:‘寡人有兄弟,请立之,以避此役。’晋人曰:‘兄弟,犹拾也。’遂许之,使共辅之。晋人请以师会之,公使辞焉,曰:‘吾有老父,未尝见兵,恐不能免于累。’晋人曰:‘吾闻之,父老,犹看也。’遂许之。”这里的“看”,就是“照顾”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看”字逐渐演变出更多含义,如“看望”、“观看”等。
其次,我们来看看“瞻”。这个字同样由“手”和“目”组成。其本义是指仰视、远望。如《诗经·大雅·崧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中的“瞻彼乔木,悠悠我思”,这里的“瞻”即为“仰视”之意。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瞰”。这个字由“手”和“目”组成,其本义是指从高处向下看。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破荆州,遂南征孙权。权遣使求和,太祖欲许之,荀彧曰:‘权新破关羽,此中国之福也。若因其惧而赦之,恐后无以制之,不如遂取之。’太祖不听,乃引军还。”这里的“瞰”字,即为“俯视”之意。
综上所述,“手”与“目”这两个部首的组合,为我们创造了诸多生动形象的汉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汉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