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全文虽然只有短短一百三十二个字,但其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本文主要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中心论点展开。
韩愈在文中首先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接着,他描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揭示了人才被忽视、埋没的社会现象。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并对社会上的人才观提出了批评。
韩愈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痛心疾首,同时也呼吁社会要重视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全文以马喻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从而引起人们对人才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马说》的中心论点不仅反映了韩愈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提醒人们要珍惜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警示社会要善于识别和重用人才,避免人才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