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花落未成荫》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描绘乡村四季景色时创作的一首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原诗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树头花落未成阴,汀上沙禽掠岸飞。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其中,“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描绘了春天里树木刚刚开花,但树叶还未茂盛,花朵已经开始凋零的情景。诗人用这句诗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于简单生活乐趣的深刻感悟。这种质朴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