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这个成语出自《南史·陈纪下》,原文是:“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隋文帝认为自己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因为隔着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水而不能去拯救他们呢?
这里的“水”指的是长江。在历史上,长江曾长期成为南北政权之间的天然屏障,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一条“衣带”。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就曾以此为由,准备渡江消灭南朝的陈国,统一全国。后来,“一衣带水”便用来形容虽然相隔较远,但关系却很密切。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地方虽然被河流或海洋隔开,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交流和往来也很频繁。例如,中日两国虽被东海隔开,但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因此可以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两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