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来源:网易  编辑:刘儿珍生活百科2025-02-24 02:19:0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中秋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这首词的开头“明月几时有”,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了对月亮的深情凝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把酒问青天”一句,展现了诗人举杯邀月的豪迈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下阕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纷扰,却又担心高处寒冷的矛盾心理,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最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整首词的高潮所在,诗人通过与自己影子共舞的动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也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是一首关于月亮的赞美诗,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界限,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