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斩楼兰终不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这首诗是王昌龄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表现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
原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这首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描绘了戍边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的情景,他们身上的盔甲因长期作战而磨损。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他们立下誓言:不击败敌人,收复失地,就决不返回家乡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对战争场景的刻画,生动展现了边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这种精神一直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