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亮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歌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引人入胜:“海上生明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海洋之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的宁静而壮美的画面之中。“天涯共此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两人身处天涯海角,却能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怀念与祝福。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述了诗人因思念而彻夜难眠的情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接着,“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安睡,以至于熄灭蜡烛,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徘徊,感受着夜晚的寒露沾湿衣裳。最后,“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感叹,虽然无法将这满手的月光赠予远方的亲人,但愿能在梦中与之相聚,表达了他对团聚时刻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月色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和团圆时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