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名言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开凤翔(今陕西凤翔)时,为他的朋友董传所作的一首赠别诗。在这首诗中,苏轼不仅表达了对董传的深厚友情,还通过诗句赞美了董传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
原文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能双鬓改,与人无复一杯赊。
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即使穿着朴素,但因饱读诗书而自然流露出高雅气质。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内在气质,使人在外貌上也显得更加优雅和自信。苏轼的这一观点,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追求精神修养的重要理念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散文、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也有着卓越贡献。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情感丰富,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