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出自宋代文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这句话的全文背景是在描述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无论自己身处高位还是退居林下,都始终忧虑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这种无私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卓越品质。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无论是晋升还是隐退,我都在忧虑。”这里的“进”指的是仕途上的升迁,“退”则是指隐退江湖或辞官归田。范仲淹认为,不论个人地位如何变化,都应该心系天下,关心民生疾苦,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得失。这种超脱于个人荣辱之上的胸怀,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伟大人格,也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懈奋斗。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即他们认为应该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退隐山林,都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