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他是晋献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据《史记》记载,晋文公享年六十九岁。
晋文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轻时因父亲宠爱其他儿子而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先后到访过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等地。在这漫长的流亡岁月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外交手腕,结交了众多贤士良将,如狐偃、赵衰等人。这些经历使他在继位后能够迅速稳定政局,推行改革,从而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
在位期间,晋文公积极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实力,对外采取联姻、结盟等策略扩大影响力。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率领军队大败楚军,确立了自己作为中原霸主的地位,奠定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霸业基础。此后,他又多次主持诸侯会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威。
晋文公去世后,被谥为“文”,故称晋文公。他的统治时期不仅标志着晋国达到鼎盛,也对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