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光图。诗中前两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这里的“一去”并不是指走了多远的距离,而是表达了一种离开喧嚣都市、步入田园生活的意境。“二三里”则是在形容路途不远,但足以让人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接着,“烟村四五家”则进一步描绘出一个幽静的小村庄景象,炊烟袅袅升起,稀疏的几户人家散落其间,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
后两句“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则将视角转向了周围的景物。这里有几座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周围点缀着各种鲜花,如“八九十枝花”,数量虽多却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繁杂,反而更添几分雅致与诗意。整首诗通过对数字的巧妙运用,既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了乡村景色的特点,又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卷之中,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和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总之,《一去二三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