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的一位工程师——Masahiro Hara(原昌宏)提出。然而,直到1994年,该公司才正式发布了二维码,并将其命名为“QR码”,全称为“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响应码)。因此,尽管二维码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但通常认为Masahiro Hara是二维码的主要发明者。
二维码是一种能够存储大量信息的条形码,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数据密度和更强的纠错能力。二维码由一系列黑白相间的方格组成,这些方格按照特定的模式排列,形成一个正方形图案。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上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直接访问链接、获取信息或执行其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和便利性。
自问世以来,二维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涵盖了从商业营销、物流管理到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二维码更是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支付、身份验证、票务服务等场景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总之,Masahiro Hara及其团队的创新成果——二维码,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