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实际上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者就对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尽管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和民众并没有立即全面进入战争状态,但这一时期被视为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是整个抗战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此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才宣告了这场持续十四年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结束。
强调“十四年抗战”,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也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激励着后人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记忆,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