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在夜间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诗歌开篇即以“好雨知时节”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接着,“当春乃发生”,进一步强调了春雨适时而降的特点,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雨比喻为懂得人间冷暖的使者,它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万物,展现了春雨细腻温柔的一面。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春雨对自然界的滋养作用,也隐含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期待和向往。
后四句则从视觉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雨夜中,田野小径和天空都被乌云笼罩,显得一片漆黑;然而,在这黑暗之中,江上的渔船却独自闪烁着灯火,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则预示着雨后的清晨,红花被雨水浸湿,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整个锦官城(成都)都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细腻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