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不减来时路”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历三衢(今浙江衢州)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及旅途中的心境变化。
原诗如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其中,“绿阴不减来时路”一句,描述了诗人归途上所见之景。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虽然诗人已经走过了这条道路,但回程时发现沿途的绿色植被并没有因为前行而减少,反而依旧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里的“绿阴”不仅指树木的阴影,也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心境上的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在旅途中获得的心灵慰藉。这种心境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于山水之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同时,诗句还蕴含着一种时间流逝中的不变之美,即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自然界的美好始终如一,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
总之,“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