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中国现代物理学和火箭技术的先驱与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他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自幼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并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专攻航空及数学。
1943年,钱学森加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从事火箭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参与建立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并担任其首任主任。他的研究成果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效力。尽管遭遇到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但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等人的努力下,钱学森于1955年成功回到祖国。
回国后的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科技事业中。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领导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工作,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他还推动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关注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科技发展储备力量。他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报效国家的一生,是中国科学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