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又称契丹国或契丹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国号“契丹”,后改称“辽”。
契丹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原本居住在中国东北部和蒙古草原一带。在辽国时期,契丹人逐渐吸收了汉人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并与汉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辽国疆域辽阔,东至日本海,西到金山(今阿尔泰山),北至克鲁伦河、鄂嫩河一线,南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
辽国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直到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辽国灭亡后,契丹人并未完全消失,一部分契丹人融入其他民族,如回鹘、女真等;另一部分则继续以契丹人的身份存在,形成了一些契丹人的聚居区,如西辽(哈喇契丹)等。因此,现在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可以被称为“辽国”民族,但契丹人的后代可能存在于中国北方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
契丹人和辽国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制度和军事策略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