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出自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智慧。这个故事讲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司马懿大军压境时,巧妙运用智谋,以虚张声势之策成功退敌的传奇经历。
当时,诸葛亮北伐中原,但因马谡失街亭而陷入困境,不得不率领大军撤回汉中。司马懿率军追赶,眼看就要追上蜀军。此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少量的守军,他深知若与司马懿正面交锋,必败无疑。于是,诸葛亮决定采取“空城计”,用计谋来迷惑敌人。
诸葛亮命令打开城门,并让士兵装扮成平民,在城墙上洒扫清洁,自己则登上城楼,焚香抚琴,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司马懿见此情景,心中疑惑,担心这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害怕城内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最终选择撤军。诸葛亮的这一举动不仅保全了自己,还使蜀军得以安全撤离。
《空城计》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体现了中国古代兵法中“虚实相生”的原则,即在战场上通过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案例,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之中,成为展现智慧与勇气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