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拾履
在秦朝末年,有一个名叫张良的年轻人,他聪慧且心怀正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时,遇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路边。老人似乎遇到了麻烦,因为他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他抬头看向张良,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道:“年轻人,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
张良愣了一下,心想:“这人怎么如此无礼?”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帮助他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于是没有多言,径直走到桥边,将那双破旧的鞋子拾起,递给了老人。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老人接过鞋子后,并未道谢,反而傲慢地命令道:“再给我穿上!”张良虽然心中不悦,但还是弯腰为老人穿好了鞋子。完成这一切后,老人满意地点点头,站起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人可以教化。”随后,他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五日后清晨,再来这里找我。”
五天后的清晨,张良如约而至,却发现老人已经先到,正等着他。老人见状,又让他改日再来。就这样,连续三次,每次张良都比老人晚到,每次都受到同样的训斥和指示。最后一次,张良提前来到桥头,果然等到了老人。这一次,老人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将一本竹简交给张良,说:“这是《太公兵法》,好好研读它,将来你会成为有用之才。”
张良恭敬地接过竹简,从此潜心研读兵书。后来,他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成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士。而“张良拾履”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为谦逊待人、虚心求学的经典范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或挫折,都应保持耐心与谦逊的态度,因为每一次经历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长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