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杆子”的故事
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一个叫二杆子的年轻人。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但总爱笑,一笑起来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村里人都喜欢他,因为他性格直爽,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但也因此被人戏称为“二杆子”。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调侃,却透着几分亲切。
有一天,村里的小学要修缮教室,可资金不足,校长愁眉苦脸地召集村民开会。二杆子坐在角落里听着大家议论纷纷,最后忍不住站起来说:“我来帮忙吧!虽然我没多少钱,但我有力气,能干点活儿。”话音刚落,有人小声嘀咕:“你行吗?又不是专业工人。”二杆子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拍拍胸脯说道:“试试呗,不行再换人。”
第二天清晨,二杆子就带着工具来到学校。他先和老师一起搬砖头、运水泥,接着跟着木匠学锯木头、钉板子。尽管手磨出了泡,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他毫不在意,还哼着歌给自己加油打气。其他村民看他干得起劲儿,也陆续加入进来。渐渐地,原本破旧的教室焕然一新。
完工那天,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跑进明亮宽敞的新教室。校长握着二杆子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连声道谢。这时,二杆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这算啥呀,我就是个‘二杆子’,认准的事儿就去做呗。”
从此以后,“二杆子”成了村里人心中踏实肯干的代名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如何,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勇于付出,就能为他人带来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