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长卷中,巧渡金沙江是一段令人称颂的传奇故事。金沙江,汹涌澎湃,水流湍急,两岸峭壁陡立,自古以来就是天险。然而,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实现了这一壮举。
1935年4月,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境内,准备渡过金沙江。敌人早已在对岸布下重兵,并控制了所有的渡口,企图将红军困于江边。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必须抢在敌人之前夺取渡船,迅速渡江。
红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一方面派出小股部队在龙街渡口制造声势,吸引敌人注意力;另一方面悄悄派精干力量从皎平渡口渡江。为了迷惑敌人,红军故意制造假象,如敲锣打鼓、高声喊话等,让敌人误以为主力在此。同时,红军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迅速找到了几艘木船,并日夜赶制竹筏,为渡江做准备。
当红军先锋部队抵达皎平渡时,仅靠七只小船便开始渡江。每只船往返一次需要数小时,但全体指战员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奋战。经过九天九夜的努力,红军终于成功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略转移的关键胜利。
这次行动充分展现了红军将士的机智勇敢与团结协作精神,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巧渡金沙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军事奇迹,更是长征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