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指明了方向。
过去,我国长期面临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然而,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今天,人民群众不仅追求吃饱穿暖,还渴望更好的教育、更优质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标志着人民需求层次的提升和内涵的丰富。
与此同时,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却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因素。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虽然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仍有待优化。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好主要矛盾,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实现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