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夜幕低垂,寒风拂过庭院,枯枝摇曳间透着几分萧瑟。屋内灯火微弱,却将那张静卧的木床映得格外清晰。老人安详地躺在那里,面容慈祥,仿佛只是睡去,而非永别。
儿女们围坐在灵堂前,低声啜泣,却强忍悲痛,为父亲守灵。这是传统,也是责任。他们知道,逝者在世时最看重家庭和睦与子女孝顺,而此刻,他们的陪伴便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时间缓缓流逝,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烛味道。长子轻抚父亲生前用过的茶壶,那是他亲手制作的陶器,粗糙却饱含深情。妹妹则默默擦拭遗像,生怕灰尘沾染了父亲的笑容。母亲坐在一旁,目光呆滞,似乎还沉浸在失去至亲的巨大哀伤中。
偶尔,有人轻轻翻动经书,诵念几句佛经,声音虽轻,却带着虔诚与希望。他们相信,这样的仪式能让父亲的灵魂得以安息,也让自己获得些许安慰。
窗外的雨滴开始敲打瓦檐,淅淅沥沥的声音像是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屋内的灯光摇曳不定,映照出每个人的疲惫与不舍。然而,没有人愿意离开,哪怕片刻。因为这不仅是对父亲的尊重,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感恩曾经拥有的一切。
守灵的夜晚漫长而寂静,但每个人都明白,这段时光弥足珍贵。当黎明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将送别父亲最后一程,继续前行,带着他的爱与教诲,走向未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