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又名青团,是中国传统节令食品之一,尤其在清明节期间备受喜爱。它以清香的艾草和糯米粉为原料,包裹甜咸适中的馅料,既可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也是家人共享的美味小吃。
制作清明果的第一步是准备艾草汁。将新鲜的艾草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捞出后用纱布挤出绿色汁液。接着,将艾草汁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确保面团柔软且不粘手。随后,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剂子,用手掌压扁或捏成圆形胚皮。
清明果的馅料种类丰富,常见的有豆沙、芝麻、花生等甜味馅料,也有咸口的笋丁肉末、香菇豆腐等。以豆沙馅为例,先将红豆煮烂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如果喜欢咸口,则需提前将笋丁、肉末、香菇炒熟,并调入酱油、盐等调料制成馅料。
包制清明果时,取一个胚皮放在手心,填入适量馅料,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收口捏紧,确保封口处不留缝隙。最后,将包好的清明果放入蒸笼,用大火蒸约15-20分钟即可。刚出锅的清明果色泽翠绿,外皮软糯,内馅香甜,散发出淡淡的艾草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清明果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还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通过制作和品尝清明果,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同时也传承了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