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这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通过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说话前后矛盾、自相抵触的人。文中楚人先是夸耀自己的盾无比坚固,“物莫能陷”,接着又吹嘘自己的矛锋利无比,“于物无不陷”。当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因为他的两种说法相互矛盾,根本不可能同时成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说话或做事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否则不仅会暴露自己的愚蠢,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讲真话办实事,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同时,也要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总之,这则寓言故事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