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歌:传承与梦想的旋律
清华大学校歌,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清华学子心中永恒的旋律。这首校歌不仅承载着清华的历史记忆,更寄托了学校对未来的期许与追求。它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肩负使命、勇攀高峰。
校歌由汪鸾翔先生作词,张慧珍女士谱曲,于1923年正式定稿并投入使用。歌词中既有对清华大学创办初心的回顾,也有对学术探索和民族复兴的呼唤。“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开篇便描绘出清华校园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彰显出学校的庄重与崇高地位。紧接着,“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强调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倡导学生既要注重品德修养,也要追求卓越的知识技能。
此外,校歌还表达了清华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科学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这几句歌词体现了清华大学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及致力于推动人类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校歌始终鼓舞着清华人为理想奋斗不止,为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
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这首熟悉的旋律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清华大学校歌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每一位清华人的精神图腾。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牢记初心,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在新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