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生活着汉族、苗族和回族三个主要民族的村民。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但过去由于语言和习俗的不同,村民们之间偶尔会产生一些小摩擦。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天,村里的小学因为资金短缺,面临教学设施老旧的问题。汉族教师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召集了村里的几位代表商议对策。在会议上,苗族村民张大伯主动提出可以用自家果园的水果销售所得支持学校建设;回族村民马大哥则承诺捐赠一批清真食品作为学校活动的物资。大家纷纷响应,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更好地沟通协作,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民族团结互助小组”。每周一次的小组会上,大家不仅讨论村里的事务,还互相分享各自的文化习俗。比如,苗族的芦笙舞让汉族小朋友跃跃欲试,而回族的特色美食也让大家赞不绝口。渐渐地,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几年后,小山村焕然一新。崭新的教室里,孩子们用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阔的广场上,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每逢节日,村里还会举办联欢晚会,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这个小山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善意,尊重彼此,各民族就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美好未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