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教育意义。以下是《诫子书》的原文及节奏划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奏划分: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这篇文章主要强调了“静”与“学”的重要性。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以平静的心态来修养自身,以节俭的生活方式培养品德。同时指出学习需要专注和立志,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明确志向才能有所成就。他还提醒儿子不要因懒惰而荒废学业,也不要因浮躁而失去本心。最后,他用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警示儿子珍惜光阴,以免将来后悔。
这篇短短的文字不仅体现了诸葛亮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导。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努力追求知识与美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