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牧童这首诗的意思

来源:网易  编辑:曲庆芳生活百科2025-04-13 15:16:39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儿童生活的诗。全诗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广阔的草原上,牧童悠然自得地吹着短笛,伴随着晚风传来几声悠扬的乐曲。傍晚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饭,就躺在月光下,穿着蓑衣休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开阔,表现了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

从内容上看,“草铺横野六七里”描绘出草原的辽阔无垠,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笛弄晚风三四声”则通过声音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归来饱饭黄昏后”写出了牧童一天劳作后的满足感;最后一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更是将牧童无忧无虑、随遇而安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惬意,还隐含着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这首诗更像是一剂心灵良药,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同时,它也启发我们关注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总之,《牧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位读者,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