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坨的温暖记忆
在北方的乡村,冬天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寒意。每当雪花飘落,大地银装素裹时,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准备过年的美食。而其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热腾腾的粉坨。
粉坨是用红薯淀粉制成的一种传统小吃,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小时候,每到腊月,奶奶就会带着我去村头的小作坊制作粉坨。那里有一口巨大的铁锅,里面翻滚着沸腾的热水。我们把调好的淀粉糊舀进模具里,轻轻一压,一个完整的粉坨就滑入了锅中。等待片刻,粉坨浮上水面,变得晶亮通透,再捞出来晾凉,便成了香甜软糯的小吃。
粉坨不仅味道好,还承载着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记得有一次,我偷偷用手去抓刚出锅的粉坨,却被烫得哇哇大叫。奶奶笑着帮我吹凉,又往我嘴里塞了一块。“慢点吃,小心烫。”她慈祥的声音至今回荡在我耳边。那时候的粉坨,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超市里随时都能买到包装精美的粉坨,但总觉得少了些从前的味道。或许是因为少了那份亲手制作的耐心,也少了与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吧。
粉坨,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能勾起心底最柔软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