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乐不思蜀的故事

来源:网易  编辑:封莲贤生活百科2025-04-14 21:11:10

三国时期,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被俘至魏国。魏国权臣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真心归降,设宴款待,并在席间安排蜀地歌舞助兴。

宴会上,歌舞声起,乐曲悠扬,舞姿翩跹,仿佛将人带回了昔日繁华的蜀汉故土。然而,刘禅却面无表情,毫无反应。旁人以为他故作镇定,实则内心复杂。司马昭见状,心中暗喜,认为刘禅已彻底放弃故国,于是笑着问:“您还记得蜀地的生活吗?”

刘禅随口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一出口,立刻传遍朝野,成为笑谈。人们纷纷嘲笑刘禅昏庸无能,丧失了复国的志向。

然而,后来有人为刘禅辩解,说他并非真的“乐不思蜀”,而是另有深意。当时,刘禅身边有一位忠臣郤正,见他回答得太过轻率,怕被司马昭怀疑,便悄悄提醒道:“倘若司马昭再问起,您可以哭诉一番,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果然,酒过三巡,司马昭再次问道:“你为何如此快就忘记故国?”刘禅听后,立即按照郤正的指点,悲从中来,涕泪横流地说:“我实在想念蜀地啊!”

司马昭听罢,不禁莞尔一笑,心想:这样的人怎能有复国之心?从此不再提防刘禅。而“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那些安于现状、忘却初心的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刘禅或许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尊严。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