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诸葛亮的智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联手对抗曹操大军。然而,面对曹操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周瑜忧心忡忡,因为缺乏足够的箭支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天,周瑜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却暗中命令鲁肃去试探诸葛亮是否真心相助。没想到,诸葛亮不仅欣然应允,还主动提出三天内为东吴造出十万支箭。周瑜心中暗喜,认为这是置诸葛亮于死地的好机会,便欣然接受。
随后,诸葛亮秘密调遣二十艘战船,并用稻草扎成人形,将其固定在船上。第三天凌晨,他带着鲁肃和数十名士兵,将这些伪装成“敌军”的船只驶向曹营附近的江面。此时正值大雾弥漫,江上伸手不见五指,曹操误以为东吴来袭,立即下令弓箭手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射满了每艘草船两侧的稻草人。
等到箭矢密密麻麻插满草船时,诸葛亮命人迅速掉头返航。由于江水涨潮,草船重量增加,反而顺风顺水快速撤离,成功脱险。回到东吴后,诸葛亮轻松交出了超过十万支箭,令周瑜大为震惊。周瑜不得不感叹:“此人之才,吾实不及也!”
草船借箭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超凡的智慧与胆略。他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和对方的心理,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赤壁之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一经典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智慧与谋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