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出自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原文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京口”指的是今天的江苏镇江,“瓜洲”是长江边上的一个渡口,位于扬州附近。“一水间”形容两地相隔并不遥远,仅有一江之隔。在古代,长江被视为天堑,但在这里却显得亲近而自然。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京口与瓜洲之间的一江之隔,象征着诗人虽身在异乡,却始终牵挂故土的情怀。
“钟山只隔数重山”,进一步强调了家的方向虽然看似遥远,实则近在咫尺。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尽管隔着几座山峦,但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断绝。这种情感上的距离感与实际的空间距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则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春天的到来让江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诗人却仍漂泊在外,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享受这份宁静美好。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思乡的象征,它照亮了诗人前行的道路,也映射出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具有的田园情结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今天,当我们吟诵这首诗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