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饭:灶台上的温暖记忆
在乡村的炊烟中,有一抹独特的香味总能勾起心底最深的记忆——那是柴火饭的味道。不同于现代厨房里的电磁炉或燃气灶,柴火饭承载着岁月的温度和自然的馈赠。
小时候,每到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便开始冒出袅袅青烟。奶奶总是早早地拾掇好柴火堆,用干稻草点燃灶膛里的木头。火光跳跃,映红了她的脸庞,也照亮了整个厨房。锅里的米汤咕噜作响,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米饭蒸熟后,金黄透亮,颗粒分明,夹杂着些许炭香,让人垂涎欲滴。
柴火饭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需要耐心与专注,因为火候掌控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米饭焦糊或者夹生。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赋予了柴火饭别样的魅力。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亲手烹制的饭菜,谈笑风生,这样的场景如今已不多见,却成为许多人怀念的童年时光。
如今,虽然城市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便捷的烹饪方式,但偶尔走进农家乐或乡村体验区,品尝一次柴火饭,依然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那一碗热腾腾的米饭,仿佛将人拉回了过去,唤醒了那些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柴火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情怀,一份传承。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珍惜那份来自土地和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