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望岳写作背景

来源:网易  编辑:姬栋荔生活百科2025-04-15 14:50:48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开元盛世时期。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杜甫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以其巍峨的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登临泰山,被其壮美的景色深深震撼,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在诗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即以设问的形式展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它横亘于齐鲁大地之上,连绵不绝,青翠欲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刻画了泰山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仿佛天地间的灵气都汇聚于此,使得山南山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通过描写登山者的感受,表现出人在面对如此宏伟景观时内心的激荡与敬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体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高峰的决心,更寄托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抱负。

《望岳》不仅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是杜甫早期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此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少,胸怀壮志,对未来充满憧憬。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勇敢地追求理想,克服困难,最终达到人生的巅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山水画卷。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