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历程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的不朽传奇。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漫漫征途。这场历时两年、跨越万水千山的远征,不仅是军事战略的转移,更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考验。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线,翻越雪山草地,渡过汹涌江河。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浴血奋战,用鲜血换来了战略转移的机会;四渡赤水则展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成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爬雪山时,战士们忍饥挨冻,面对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依然坚持前行;过草地时,沼泽与饥饿吞噬了许多生命,但信念始终支撑着他们向前迈进。
长征途中,红军还不断宣传革命思想,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同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不仅保存了革命火种,更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紧密团结的集体意识以及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