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是一个汉字,拼音为“yīng”。它有多个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作为名词时,“膺”可以指胸部,如《楚辞·九章·涉江》中的“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里“膺”指的是胸膛。
此外,“膺”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承受、担当,例如成语“受宠若惊”中的“膺”,即有此意。在古代文献中,“膺”也常用于表达接受某种荣誉或使命,如《尚书·尧典》中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里的“膺”可理解为承担重任。
“膺”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人对身体部位及社会责任的认知。通过学习这个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