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共沾巾”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的上一句是:“无为在歧路”。全诗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杜少府去蜀州赴任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豁达态度。前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展现出一种开阔的意境;中间两句点明了两人同为宦游者的身份,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共鸣;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谊的理解和对离别的乐观看法,“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味着不要在分手的路上像小儿女一样哭泣,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怀。
整首诗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它不仅体现了王勃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面对人生际遇时坦然豁达的态度。这种情感至今仍然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