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牧童图。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的歌声在树林间回荡,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当牧童听到蝉鸣时,他被吸引住了,想要捕捉这只鸣蝉,于是立刻停止了歌唱,静静地站在那里,屏住呼吸,准备行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牧童动作和心理变化的描写,展现了孩子天真无邪的性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此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两句通过动态描写,勾勒出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则转为静态描写,细腻刻画了牧童专注捕捉蝉虫时的状态。这种由动到静的变化,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牧童内心的微妙变化。
此外,本诗还蕴含着一种哲理思考。牧童因听到了蝉鸣而停下脚步,这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暂时停下前行的步伐,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同时,这也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它总能激发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总之,《所见》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它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并通过一个小小的场景折射出生活的智慧。无论是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来说,这首诗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气的大自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