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这一阶段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开始,到960年北宋统一结束,历时约半个世纪。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各地节度使纷纷称雄一方,中央集权彻底瓦解。
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北方中原政权,它们更替频繁,战乱不断。而十国则是南方及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包括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等。这些政权虽各自为政,但都试图效仿唐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地方秩序和社会稳定。
五代十国虽然动荡不安,但也孕育着新的历史机遇。北方民族如契丹逐渐崛起,并在后晋时期建立了辽国,对中原形成巨大威胁。同时,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均有显著进步,为后来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混乱局面最终促使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实现了国家的再次统一。五代十国的历史虽短,却深刻影响了后续的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发展轨迹。